斑马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这个新战场,腾讯跟阿里百度和华为相遇 [复制链接]

1#

腾讯极力想要展现的姿态是“不抢车企的主角地位”,而是告诉合作伙伴自己有这样那样的能力,如果需要就尽管来拿。这与其他公司强调底层、平台、数据的形象大为不同。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王雷生

编辑|马吉英

图片来源|被访者

被同一个问题问得多了,钟翔平忽然想起腾讯刚刚开始做游戏的日子。

15年前,腾讯正在尝试向网络游戏扩张,但上一年代理的第一款网游惨败,年底尝试推出的自主研发网游也以失利告终。揶揄和嘲笑声里,不断有人怀疑腾讯到底能不能做好网游。

15年后,类似的场景再次上演。自从腾讯宣布“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后,作为腾讯副总裁的钟翔平和同事们也被频繁问到“腾讯有没有做toB的基因”。

钟翔平负责腾讯的智慧出行业务,通俗来说就是为汽车公司提供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云服务、共享出行及其相关解决方案。于是这个问题确切来说就变成了“腾讯到底有没有能力服务好车企和它的用户们”。从toC消费互联网向toB产业互联网转型,武器、阵地、打法都不相同,想做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何况,在智能网联这个战场,腾讯也有失利的经历。早在年10月时,腾讯就尝试推出过后装硬件产品“路宝盒子”,但直到年10月腾讯才发布车联网的整体解决方案。年,腾讯将业务进行整合,到底如何做智慧出行的想法才更清晰。

而在这段时间里,阿里巴巴与上汽合资成立的斑马智行、百度甚至华为都已开始在汽车行业布局,尤其是斑马智行和百度看起来已经颇有斩获。

钟翔平想起关于腾讯游戏的故事,后续的情节是认定了游戏这个方向的腾讯,“第一款不行就做第二款、第三款,一直不断地去做”。更重要的是它调整策略,从没有运营经验的大型在线网游抽身,发挥拥有巨量QQ用户的优势,主攻棋牌和小型休闲游戏,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在toB的这场新战事里,腾讯出行也同样寄希望于从C端优势出发。在全新战场使用全新打法的腾讯,能再一次赢得胜利吗?

腾讯副总裁钟翔平。

启动

在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副主任郭岩松的记忆里,长城汽车与腾讯智慧出行团队第一次坐在一起探讨合作是年11月,短短一个月后,双方就达成了清晰的合作意向。

12月11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和总裁王凤英同时出现在了腾讯主办的全球汽车AI大会上,两人同时现身一个合作伙伴的活动中,这在长城汽车内部人士看来“非常罕见”。

双方的急切不是没有理由。

年,弥漫在整个汽车圈的关键词是“颠覆”和“焦虑”。

这一年,造车新势力们齐刷刷亮相北京车展,相应地,汽车公司们被扣上了“传统车企”的帽子。前面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带来的颠覆感,后有造车新势力们的步步紧逼,车企们都陷入了困惑与焦虑的泥潭。

而另一端,腾讯也在寻路。

腾讯第一次染指车联网领域还是在年,这年5月腾讯发布了路宝盒子,彼时一度引起媒体追捧,但这款产品很快就被证明并不成功。

随后两三年的时间里,腾讯虽然在打车大战、共享单车大战里收获颇丰,在车联网领域里却几乎没有任何声音。与之相较的是,斑马智行在年底已经收获了爆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并且已经开始向外寻找更多车企合作伙伴。百度Apollo的合作清单里,也已经列上了一大堆车企的名字。

年11月,腾讯终于公布了腾讯车联“AIinCar”解决方案,直接与车企合作。年11月,完成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智慧出行事业部是该事业群的组成之一)组建调整两个月后,腾讯在“AIinCar”基础上升级推出了“TAI汽车智能系统”,并且完整地对外展示了面向出行领域的“四横两纵一中台”业务矩阵。

其实腾讯出行想清楚自己该做什么,还是在年9月30日的变革之后。

变革直观上最容易看到的变化是组织架构的重整。以往车企想要跟腾讯合作,往往要对接很多团队,很难找到一个统一接口打通腾讯各种产品。而变革使得业务出口统一,尤其是年5月智慧出行事业部成立后,所有出行相关的业务只需要跟这个事业部对接,这大大减轻了车企的负担。

在这场变革里,腾讯智慧出行团队最大的收获是想清楚了做产品和服务的逻辑。

尽管年提“AIinCar”有了不少创新,但在钟翔平看来,在变革之前思考的方式更多是“在(手机、PC等)这个端做的不错情况下把它延伸到车上”,“而在之后,我们更清晰看到了车企数字化需求而做了修正版,不再是以平台延伸来想问题”。

腾讯智慧出行事业部副总裁钟学丹介绍,处于基础地位的“一中台”,包含了腾讯过去20年在互联网领域积累的AI、大数据和云计算等能力;作为两纵,一个是安全保障体系,另一个是腾讯的海量内容平台,这同样是腾讯的优势所在。

再向上一层则是腾讯车联、腾讯自动驾驶、腾讯位置服务以及腾讯乘车码四个业务矩阵,以及此后增加的汽车云、出行服务解决方案、智慧4S经销解决方案等等模块,支撑起自主出行、共享出行和公共出行三大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一些场景和业务并不只是包含在智慧出行事业部内,比如腾讯乘车码,腾讯智慧出行事业部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而产品的研发等工作则在隶属于CDG(企业发展事业群)的腾讯金融科技。而腾讯云中的汽车云,也划归到事业部麾下。

这场变革也让智慧出行团队更确定自己的打法是C2B。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