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二旗站没有往事 [复制链接]

1#

编辑导语:地铁是许多打工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在每一种当下里,都可以窥探到地铁站的五味人生。你知道中国互联网行业出现频率最高的地铁站点是哪个站吗?西二旗站。本文从这座与互联网大站出发,一起来讲述互联网人上下班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在每一种当下里,窥探地铁站的五味人生。

很少有场所能像地铁站那么抽象。当它出现在盘根错节的线路图中,以一个圆点的方式标记自身存在时,时间和空间被凝固到一起,共同成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必经之处。

但也很少有场所能像地铁站那么具象。当你置身其中,被早晚高峰汹涌的人潮淹没,像浮萍一样随潮水移动时,被挤扁的包子、被踩了一脚的鞋和安检机里堆在一起的包,都会时刻提醒你:“hello,欢迎来到地铁站。”

漫长的,毫无新意的城市穿梭中,地铁车厢里的故事时常被提及。挤成沙丁鱼罐头的车厢像是大都市符号化的标配,打盹的年轻人成为无趣打工生活的隐喻,偶有乘客捧着书的画面则被当作都市精神生活的象征。

而作为这场穿梭的节点,地铁站的意义仿佛只有当下,没有昨天和明天。

一个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的地方,本就只该具有功能性的价值,但只要有人的地方,时间久了,就会有记忆,会有故事。原本结构相似,功能相仿的地铁站们,渐渐也有了各自的特征,成为分割城市的一种坐标。

若干个和互联网行业联系紧密的名字里,西二旗站无疑是最重磅的那一个。这一次,我们把中间点当作目的地,把过程当作结果,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探访与这座互联网大站有关的故事。

一、人潮汹涌,像植物大战僵尸

从位于二环边的公交枢纽西直门站出发,乘坐北京地铁13号线向北行进18分钟,就将抵达中国互联网行业出现频率最高的站点:西二旗站。

在北京,跟“旗”字相关的地名总会让人以为是从清朝沿袭下来的名字,但西二旗的历史与清朝并无关系。几百年前,这片北五环以外的区域并没有“旗人”居住,就连普通的居民也没有几个。

据称,西二旗的名字最早起源于明朝时期。明政府为防御外敌,除了在北京北部修缮长城外,还建了几个马房用以囤积兵马。清河区域当时是一大片草原,正适合喂养马匹,于是附近聚集起几个牧马场地。

明朝实行卫所兵制,以卫为防区单位,“天津卫”正由此得名。卫以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百户所下辖十个小旗,每一小旗10人。对照如今的北京北部,西二旗、西三旗,外加东二旗和东三旗,刚好为十旗。

倘若这一说法接近真实情况,那么当年在西二旗区域放牧养马的20位小兵,估计怎么也不会料到他们每天巡逻放牧无所事事的牧场,有朝一日会成为北京城里人口密度最大、人均收入最高的区域之一。

每天早晚高峰时段,从附近园区里涌出来的互联网人,都会把西二旗站的进站口堵得水泄不通。即便千辛万苦跟着人流挪动到站台,也会发现排队等车的人一眼望不到尽头。跨越几百年的历史,这个因二十个养马人得名的站台,如今每扇屏蔽门前恐怕都站着一个“百户所”。

西二旗站附近的丁字路口是早晚高峰的拥堵重灾区,密密麻麻的人群在绿灯亮起时踏上斑马线,直到红灯亮起,过马路的人群都不会中断。堵在路口的汽车等不到机会,只能乘人流变少时见缝插针地通行。漫长等待后,终于转弯成功的车辆无一例外地大踩油门呼啸而去。

正在过马路的人群,图源作者

红绿灯下,正在等待滴滴的年轻人,看着眼前汹涌的人潮,和朋友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